电信诈骗!紧急提醒:不要信!-世界讯息

时间:2023-04-05 08:51:31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我国驻法国大使馆和驻德国大使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分别提醒在法、在德中国公民警惕电信诈骗。

中国驻法使馆:

不要轻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3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为何电信诈骗分子屡屡得逞?》的文章,呼吁在法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文中称:近期,我馆通过多种平台多次发布安全提醒,警示在法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令人遗憾的是,近日又有大量在法中国留学生遭遇诈骗,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经梳理,被骗同胞轻信诈骗分子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轻信对方公职人员身份。不法分子往往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伪装成中国驻法国使馆、国内公安部门或快递公司、电信服务运营商的电话,并引导当事人上网核实,从而骗取当事人信任。

二、轻信对方提供的文件。不法分子通知接电人因其涉及非法采购邮寄防疫物资、信用卡诈骗、跨境洗钱等卷入重大刑事案件,已被国内公安机关通缉,并通过社交软件发送伪造的“警官证”“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使当事人信以为真。

三、轻信对方诱导和恐吓。不法分子往往以“帮助证明清白”或“协助办案”为诱饵,诱导当事人汇款至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托管”,有的还会诱导当事人拍摄裸照、录制裸体视频等“配合调查”。有的不法分子还会以“案情保密”等为由,通过恐吓手段操控当事人不上网、不与亲友联系、按时汇报行踪,进而实施诈骗或者“虚拟绑架”。

四、轻信理财陷阱。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与当事人交友、网恋,取得信任后,诱骗其在虚假投资平台投资、下注。此类平台往往使用蝇头小利诱骗用户不断追加投资,最后无法取现,血本无归。不法分子还可能包装成为“理财大师”,把当事人拉进全是“托儿”的“理财群”实施诈骗。

郑重提醒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再次在法中国公民:只要陌生人让汇钱,就要绷紧安全弦!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您涉及信用卡诈骗、跨境洗钱或其他刑事案件。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护照过期、居留卡过期,更不会通知来使馆领取包裹或公文。

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微信、QQ、whatsApp、Instagram等聊天软件与您联系,更不会通过聊天软件发送“警官证”“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

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汇款至“安全账户”或缴纳保障金,不会要求接电人回拨电话与国内公安局、国际刑警组织等机构进行联系。

树立正确理财观、恋爱观,警惕各类“一夜暴富”的理财陷阱,切勿仅因为“网上聊得来”就盲目向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转账汇款。

如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请及时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86-10-12308)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法国警方报案,并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国内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拨打110或96110转反诈骗中心)。

中国驻德使馆:

警惕这类电话!

4月3日晚,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在德中国公民谨防冒充国内反诈专线的诈骗电话》,提醒在德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

文中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国内公安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致电中国公民,谎称当事人因涉嫌诈骗犯罪需接受调查,通过所谓视频录口供等方式盗取当事人个人信息,以要求缴纳保释金等名义诱骗当事人向不法分子转账汇款。上述诈骗套路已经给部分在德中国公民带来较大财产损失。

鉴于上述情况,我馆郑重提醒在德中国公民,国内公安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仅会在当事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致电劝阻,绝不会告知当事人因涉嫌诈骗犯罪需接受调查,更不会要求当事人在线录口供或转账汇款。

再次提醒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再次提醒在德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谨防类似电信诈骗,并呼吁大家将有关提醒推送给在德亲友。如遭遇上述诈骗,请尽快报警(德国报警电话:110),也可拨打以下电话核实情况或求助: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0086-10-12308或0086-10-65612308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30-27588551(工作时间也可拨打0049-1736171052,仅限紧急事务)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40-81976030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89-724498146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69-69538633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211-55080446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