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内容曝光!释放了哪些市场信号?

时间:2023-04-16 06:41:18     来源:贝壳财经

4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强调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资料图片)

对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后两个季度的表述,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有多处变化: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例会,央行此次例会公报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而上一季度则是“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表述中,增加了“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的表述,而上季度则是“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还指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新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上季度公报中提到“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表示,本次例会延续了四季度货政报告中的表述,并再次强调精准有力,明确了后续货币政策基调以稳为主,当下货币政策目标已从对冲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转向解决经济修复过程中结构性问题。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将会更加谨慎稳健,结构替代总量更多发力。

【调整】

货币政策取向有所调整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

央行在今年一季度例会公报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而上一季度则是“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与2022年四季度仍处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阶段相比,202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已进入回升过程,即“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具体来看,两次表述分别有着怎样的内涵?王青认为,逆周期调节往往伴随货币政策显著加大稳增长支持力度,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持续实施降息降准,更多通过总量型工具发力来托底经济运行。跨周期调节则重在长短兼顾,特别是不能因大水漫灌而为将来留下风险隐患,同时注重调结构,因而更加重视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滴灌。

“尽管3月全面降准意外落地,但今年在经济回升背景下,类似2022年连续两次降息、两次降准的情况不会再出现。”王青认为,当前物价水平较低,为货币政策发力提供了空间,但“搞好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在扩张力度和工具选择上会更加慎重,更加具有前瞻性。

不过,本次例会也指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重申要“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王青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整体上仍将延续稳增长基调,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增速较快回升。

【增加】

货币政策总量适度将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例会,央行此次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表述中,增加了“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的表述,而上季度则是“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货币政策从总体上要注重适度,这意味着不能过于宽松,否则叠加后续回升势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政策压力。因此要控制节奏、控制结构。

明明亦表示,央行对于信贷的支持也从“总量增长”转向“节奏平稳”。类似的变化在四季度货政报告中已经出现,在避免大水漫灌的要求下,今年来宽信用政策进入静默期。

“往后看,4月票据贴现利率中枢较三月明显回落,意味着银行对于票据融资的需求上行,代表信贷需求的边际减弱。”明明还指出,四月往往是季节性信贷增长较少的月份,因此短期信用扩张可能会节奏放缓。全年视角下,居民端中长贷需求恢复后预计信贷需求仍有支撑。

实际上,2023年一季度信贷开门红完美收官。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王青亦认为,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特征明显。着眼于推动经济较快回升,二季度信贷仍将延续同比多增,这是当前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举措,而多增幅度会有所回落。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接下来信贷投放增长的速度可能会略有回落,但在正常范围之内。央行如此表述的意图是希望保持信贷投放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发力】

突出精准有力将在投资和消费两个领域全面发力

央行在本次例会上指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这意味着短期内基建投资增速不会明显回落,但将吸引更多民间投资进入基建领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王青表示,本次例会重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投资也会保持较强韧性,这将较大程度抵消房地产投资下滑(年初降幅已有所收敛)的影响,稳住整体投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场普遍关心的消费需求偏弱问题,本次例会提出“推动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

王青认为,监管层支持消费信贷较快发展,特别是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旅游、教育等复苏潜力很大的服务消费,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及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明明表示,今年来经济修复而通胀走弱,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修复节奏快于需求,本次例会新提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也是推动投资需求回升的手段之一。

此外,结构性政策工具方面,本次例会中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一改去年四季度时的“继续做好‘加法’”。

明明表示,结构性工具不再做加法并强调有进有退同样在货政报告中有所提及,这意味着后续满足政策目标的工具将会逐步退出。由于结构性工具对于总量流动性宽松的影响权重并不高,预计对于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王青认为,本次例会提出“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后期不排除设立定向支持保租房建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保租房投资规模较大、回报期长、公益性突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另外,今年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因而存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规模或者创设其他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

【聚焦】

存款利率成焦点未来是否进一步下降仍然存疑

央行此次例会新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这意味着上季度公报中提到的“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已取得具体效果,其标志就是近期一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王青认为,背后是当前居民存款增速偏快,物价水平较低,加之监管层反复强调“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这就为在MLF利率、LPR报价保持稳定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提供了条件。我们判断,短期内会有更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经济回升并不意味着贷款利率等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会很快拐头向上。

明明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压降较多,尤其是去年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三次下调后使得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2023年以来信贷强势扩张下银行负债端成本高增,而存款作为商业银行占比最高的负债,引导其利率调降将直接有助于缓解其负债压力。当下调降存款利率的银行主要是地方的村镇行、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以及部分城商行,而股份行和国有大行尚未跟进。考虑到今年国有行信贷投放较多,其负债端压力相对更高,不排除后续中大行加入存款降息行列的可能性。

不过,曾刚则认为,利率是否下调不仅取决于其他银行是否跟进,还取决于贷款利率是否会持续下降。对于当前存款利率已经下降后的银行而言,进一步下降和跟进调降空间不大。同时,今年如果中国经济复苏到下半年出现比较明确的方向,名义利率反而有可能出现上行的压力。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